近年来,区委宣传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围绕“传承、创新、融合、传播”四大维度,全链条、立体化宣传推广沫若文化,传承弘扬沫若文化经验做法被省委宣传部专题刊发推广,先后获得承办第十一届中国曲艺节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郭沫若文学艺术奖、四川省“能者为师”典型案例等荣誉,让沫若文化从“故里”走向“全国”,成为巴蜀文化走廊上的璀璨明珠。
高位统筹强根基构建文化传承“新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牵头建立“书记挂帅统筹—分管区领导统筹推进—部门具体落实”三级责任体系,向区委常委会报告专题研究沫若文化工作年均4次以上。牵头制定《沙湾区沫若文化宣传推广实施方案》,明确“六大行动”18项具体措施,实行“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责任化落实”闭环机制。2024年以来,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调度会7次,推动沫若文化工作落地见效。强化资金保障,夯实发展基础。协调将沫若文化宣传推广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整合文旅、教育、宣传等领域资金,形成多元投入格局,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2024年争取专项投入367.12万元,2025年已投入173.96万元用于品牌打造、活动举办、场馆升级等。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主动对接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等专业机构,建立“政、研、学、企”合作机制。成功筹办四川省博物馆学会近现代名人故居与红色纪念馆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2025年参与“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巡展,与四川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合作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分论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深耕细作挖内涵激活文化创新“新动能”
深化学术研究,筑牢文化根基。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沫若文化专题研究,2024年完成《发挥“沫若故居”文化浸润功能巩固党外人士政治共识》等理论文章,被《中央统战部每日动态》等刊物采编。2025年依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征集1-3个研究课题,拟于10月发布成果,同时推进《郭沫若燃起革命的烽火》等文献编纂,为沫若文化研究提供学术支撑。打造品牌活动,释放文化魅力。成功筹办2024年郭沫若文学艺术奖颁奖典礼,邀请国内文艺界名家齐聚沙湾,着力提升奖项影响力。在2025年“五一”期间创新推出“沫若戏剧周”系列活动,相关内容亮相四川卫视新闻联播,全网发布稿件377条,总流量超150万次。常态化开展“沫若大舞台”等基层惠民演出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沫若文化系列活动72场次,惠及群众近万人次,让沫若文化不断融入百姓生活。培育文化品牌,增强传播效能。精心打造“沫若讲坛”“阅见沫江”“郭小沫书游”等公共文化品牌,其中“沫若讲坛”获评四川省“能者为师”典型案例。开发数字人“郭小沫”,推出“跟着郭小沫一起游沙湾”互动系统,2025年“五一”期间上线点击量近12万次,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旅体验。
多维传播扩影响搭建文化展示“新平台”
强化媒体合作,扩大品牌声量。发挥宣传资源优势,与人民网、四川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在春节、中秋等重要节点邀请主流媒体来沙策划推出沫若文化系列报道,相关话题频频亮相央视、登上川台。以传承沫若文化为主题,联合湖南卫视来沙录制相关栏目,策划国际青年沙湾研学之旅,新入驻小红书、B站等平台,增设Facebook、X海外社交账号,推动沫若文化走向国际。创新内容形式,提升传播质效。精心打造《沫若朗读者》《沫若故事汇》《我读郭沫若》系列新媒体栏目,2025年累计制作103期,总流量突破20万+,其中《月下的故乡》单条浏览量达2万+。制作微短剧《无邪》荣获全省反邪教优创作品一等奖,联合查处网络谣言案件被评为乐山公安典型案例,以创新形式传递沫若文化正能量。融入城市肌理,打造文化地标。在沫若故居周边实施街区改造、景观提升工程,2025年完成纪念馆外部提升改造财评,计划6月进场施工;樱花广场、南陵公园等融入郭沫若书法元素,公交站台、文化吊环等植入沫若文化标识,让城市成为沫若文化的“活载体”。创新建立“沫若文化讲解员考评制度”,通过动态考核提升服务品质,年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文旅融合促发展开辟文化赋能“新路径”
开发研学线路,拓展文旅市场。依托沫若故居、戏剧文创园等资源,联合教育、文旅、卫健等部门推出沫若研学、中药材研学等11条线路,入选乐山市“100条精品旅游线路”。2025年与峨旅股达成千人研学合作,接待7批次约2500名学生,成为青少年文化体验的重要阵地。推动文创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成立“小沫优品”文创品牌,开发“沫若有礼”系列产品,将佛手柑与咖啡融合推出“佛手咖啡”,在故居、网红打卡点日均销售百杯。与大佛投、峨旅股建立文创互售机制,沙湾文创入驻乐山大佛、峨眉山景区,2024年以来实现销售收入超50万元。复排精品剧目,打造演艺IP。全力推进音乐剧《少年郭沫若》复排,组建专业团队完成舞台修复、演员选拔,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实现常态化演出。推动舞剧《屈原》出川巡演,2024年赴四川大剧院、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等地演出,2025年拟进京、浙巡演,以艺术形式传播沫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