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核心举措。近年来,沙湾区坚持新建和改造并重,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不断夯实粮食安全“耕”基。
近日,记者在沙湾区踏水镇江红村见到,新改造的高标准农田里,田间道路宽阔平坦,大小沟渠纵横相连,刚刚移栽的水稻秧苗郁郁葱葱,已然勾勒出丰收的美好图景。“小田改造成大田,不仅便于耕作,更利于集中流转,获得了村民一致好评。”望着自家6亩多的“良田”,江红村村民宋树林的眼中满是欣喜。
宋树林家这片改造后的农田,正是沙湾区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增发国债)的成果。该项目投入5200万元,在踏水、太平、福禄3个镇17个村,建设了2万亩高标准农田。目前,工程建设已完成,所有农田都已栽种上了水稻秧苗,预计实现粮食增产93.37万公斤、经济作物增产138.38万公斤,人均增收513元。
据了解,2019年以来,沙湾区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3.33万亩、改造提升2.6万亩。下一步,沙湾区将确保高标准农田“建一块成一块”,真正建设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打造更高水平“铜河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