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在沙湾区嘉农镇王场村3组的油菜高产示范片,200亩油菜已经换上了饱满的金荚,在初夏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耀眼夺目。
油菜田边,一场乐山市旱地油菜轻简技术集成示范暨高产创建现场测产会正在有序进行。伴随着收割机的阵阵轰鸣声,对该油菜高产示范片的测产工作正式开始。由省级测产专家组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油菜单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和《油菜田间测产技术规范》要求,随机选取了约29亩的9块代表性田块进行实收测产。经专家组对菜籽鲜重、杂质含量、水分含量等关键指标的测定,示范片种植的“得乐油1632”油菜品种平均亩产达到了258.96公斤,同比去年全区油菜平均亩产提升了107.15%,创造了沙湾区油菜最高亩产纪录,示范效果显著。
“高产的关键在于科学种植。”沙湾区农业农村局总工程师简喜飞解释道,除了油菜品种的加持,示范片还采用了旱地油菜轻简技术,即对土壤不进行深翻耕,只清除土壤表面的杂草以及农作物遗留秸秆,保证了土壤耕作层结构的完整,更有利于油菜生长。同时,在油菜种植过程中,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精准病虫综防等手段也对高产起到了保障作用。此外,简喜飞特别提到,此次测产采用了全程机械化,通过收割机先将油菜割倒,晾晒3—5天后再进行机械脱粒。这样的“两段式”机械化收割,不仅省时省工,还大幅降低了人工收割的损耗。
测产的数据在纸上跳跃,丰收的欢歌在田间回荡。喜人结果的背后,是沙湾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沙湾区将结合专家组建议,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不断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铜河粮仓”。